校本研修(8)——研课促学,启智赋能:英语学科“三维”教研聚焦
本周四,英语组的老师们齐聚一堂,围绕下周教学内容展开了一场热烈目深入的集体备课活动,聚焦英语学科“三维”教研,致力于为学生打造高效、精彩的英语课堂。
备课伊始,老师们迅速进入状态,有条不紊地对下周的课时进行合理分配,并针对新授单元“人与自然”展开全面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分析。秉持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,将目光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、文化素养、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,确定下周的教学点集中于词汇课与阅读课。这一决策不仅基于课程标准要求,更是对学生学情的精 准把握,为后续的精 细备课指明方向。
研究教学重点
词汇课作为基础且关键的课型,引发了老师们的热烈讨论。在探讨第 一课时中Unit5的 Topic talk 及 Lesson1单词教学时,吴娟老师率先发言,她指出本单元与主题相关的名词居多,像“weed”“fox”“eagle”等,这些词汇较为抽象,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颇具挑战。为攻克这一难题,她建议结合形象的图片辅助教学,让学生直观感知词汇含义。同时,精心制作的课件要融入单词配音,确保学生能及时掌握正确发音。对此,其他老师纷纷点头赞同,并进一步补充道,名词学习现阶段以阅读理解中的再认为主,无需过度扩充,而动词则需深挖,为语法填空与课后续写积累素材,相应的课堂练习不可或缺,以帮助学生熟悉词汇运用与考点。庞静老师深知词汇课易陷入枯燥,结合学情提出采用全身反应教学法,她边说边站起身来,示范几个简单的肢体动作配合单词讲解,生动地展示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振奋学生精神,吸引学生注意力,提高课堂听课效率,得到老师们的认可。
探讨教学细节
阅读课“A sea story”无疑是下周教学的重中之重,老师们对其教学环节展开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。在Lead-in 环节,庞静老师和俞小凡老师思维碰撞出火花,她们一致认为英文电影片段是绝佳的导入素材,如选用电影《后天》中的片段,既能瞬间抓住学生眼球,引发学生对“Human and Nature”主题的深入思考,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文素养,激发学习兴趣。谈及长篇文本阅读,老师们敏锐地察觉到可以跨学科联动,邀请同学们回顾语文阅读理解技巧,像匹配文章信息,识别 parallelism(排比)、simile(明喻)、personification(拟人)等常见修辞。针对课堂难点 —— 剖析文章作者或主人公背后的态度,老师们展开小组讨论,各抒己见,最终达成共识:以获取事实性信息为阅读课根基,对于深度难题,依托任务型教学法,在班级内推行分层活动,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学习能力与兴趣自主选题讨论、分享见解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
打磨学生作业
临近尾声,老师们将目光投向作业设计环节。高二围绕学考,重在题型和难度。高一鉴于必修二课文在内容深度、文本篇幅、词汇及语句运用难度上的提升,大家一致认为应摒弃题海战术,注重作业质量而非数量。引导学生精读文章,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深入思考、批判分析的能力,让作业成为学生知识巩固与素养提升的有力助推器。
这场集体备课活动,犹如一场智慧的盛宴,老师们在思维碰撞中,细化教学流程,优化教学方法,处处彰显对学生成长的关怀。相信在他们的精心筹备下,下周的英语课堂必将精彩纷呈,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扬帆远航。
供稿来源:英语备课组、教研室